工地接入“千里眼”,一天2次遠程實時查驗安康碼,一旦發現黃碼或紅碼人員,包保責任人會立即收到預警短信通知……日前,高新區城西橋家園A/B/C組團、科大中小幼、市政一包等多個重點民生工程均上線了智慧工地平臺“安康碼三級預警處置”功能,通過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,讓數據多跑腿,讓管理者少跑腿,提高工地防疫精準性和及時性,確保工地建設平穩推進。
智慧工地平臺“安康碼三級預警處置”功能主要包括預警、處置、解禁三個環節。兩級預警觸發短信開關。每日10:30和24:00,智慧工地平臺會分2次自動在后臺掃描工地在崗人員的安康碼,“拉網式”排查異常情況。系統一旦發現黃(紅)碼人員,會自動觸發預警短信,將項目名稱、黃(紅)碼人員姓名、進出工地時間編輯成短信,自動發送至項目經理、總監、項目負責人等包保責任人手機,提醒工地負責人立即進行防疫處置。現場處置“零延時”隔離。接到短信后,施工單位會立即對黃(紅)碼人員進行隔離,嚴格落實“三天兩檢”措施,確保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風險。并由工作人員在智慧工地平臺錄入人員處置短信,內容包括該名人員黃(紅)碼原因、近期行程軌跡以及處置方法。轉綠解禁實現閉環管理。隔離人員在經過“三天兩檢”且檢測結果為陰性后,安康碼會申訴轉綠,這時智慧工地平臺在后臺掃描發現后,會自動觸發設置好的解禁短信,項目包保責任人第一時間收到信息。到此,智慧工地平臺“安康碼三級預警處置”功能實現全過程閉環管理。
智慧工地平臺“安康碼三級預警處置”是由高新區高新城創(重點工程管理中心)根據目前疫情反復的特點結合工地實際精準上線的功能。由于建筑工地人員流動性大、人數多,為了實現動態監控,高新城創(重點工程管理中心)結合工地數據化管理平臺,采用“千里眼”、“云監督”、“碼上防疫全留痕”方式,確保疫情隱患早發現、早預警、早處置、早清零,做到數據記錄可追溯、及時上報無遺漏、24小時全天候監管,實現問題“發現、核查、處置、解禁”全流程常態化線上閉環管理,避免疫情在建筑工地出現、擴散和蔓延。
據了解,智慧工地平臺“安康碼三級預警處置”功能自4月初上線以來,每日對8000余名工地在崗人員的安康碼進行2次掃描,累計發送疫情預警短信300余條,已發現并處理黃碼71人,紅碼12人,為項目建設牢牢把住疫情防線。